商业模式

2020年餐企是否应该下沉?

字号+ 作者:商业地产搬砖者 来源:商业地产资料库与充电站 2020-01-10 我要评论

根据海底捞2019半年报限时,2019年海底捞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开门店数达到166家,而新一线城市开店数为68家。

许多连锁的餐饮品牌巨头,今年的战略也是往三四线城市下沉,把店开小。

 

海底捞、星巴克等巨头

纷纷布局下沉市场

 

2019年,下沉速度最快的当属海底捞。

 

根据海底捞2019半年报限时,2019年海底捞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开门店数达到166家,而新一线城市开店数为68家。

 

 

从同店销售的增长在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上来看,一线城市增长率为仅为3.3%,二线城市为1.9%,而三线及三线城市以下的城市达到12.5%。

 

可以看出,海底捞的业绩增长大部分都是来自二三线极以下城市。

 

除了海底捞,星巴克也在二三线城市疯狂扩张。

 

最近的数据显示,星巴克分布在二三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一线城市的门店分布。

 

 

星巴克中国高级质量经理尼力曾表示,星巴克将在 2022 年开满 6000 家,将下沉到更多的二、三线甚至四城市.

 

除了上述两家餐饮企业,今年喜茶、姚酸菜鱼等企业也纷纷在二三线城市开店。甚至还有些企业主品牌不下沉,推出个副牌去二三四线市场。

 

比如瑞幸推出小鹿茶,虽然带着收割的性质,但也从侧面证明,下沉市场的空间广阔。

 

2020年该不该下沉


在找到这个问题答案前,我们先问另外一个问题。

 

为什么海底捞等企业选择在2019进行下沉?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

一线城市增长空间有限

一线城市餐饮已经过于饱和了,并且一线城市高额的租金和人工费用也迫使店铺月开越小。

 

经常去海底捞的人都会发现,海底捞的店越开越小。

 

目前,一线城市开小店,稳老店,尽量减少人工和租金成本,才能生存。

 

三线城市则在有好的购物中心位置的情况下,可以积极拓店。

 

2

占领战略高地

三、四线城市较一线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人口基数不大,人群相对固定,消费圈分布有限。

 

换言之,除了各热门购物中心和社区商圈外,其他区域的客流量相对较低。因此,对于一线餐饮品牌选址的要求更高。

 

对于海底捞等企业,占领购物中心好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3

更早接触消费者,占领消费心智

强龙难压地头蛇

 

海底捞在郑州围剿巴奴这么多年,巴奴在郑州市场仍然比海底捞更受消费者亲睐。

 

喜茶进军长沙,也不敌本土品牌茶颜悦色,无论是口碑还是客流量都有很大差距,而这还是在新开业的红利期内。

 


因此,海底捞更早进军二三线城市市场,也是为了能更早的接触消费者,占领品类心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媒体与培训机构的不断深入,明后两年,区域性的强势品牌将会出现更多。

 

若不早日布局,待区域品牌发展起来再下沉,市场份额就会被分蚀。

 

那么,2020年餐企该不该下沉?笔者认为

 

如果你是一二线城市品牌,品牌的内功足够深厚,在一二线市场增长遭遇瓶颈,那么应该选择下沉。如果能增长,先把区域做透,再考虑下沉。

 

一线城市已经很有比较大势能的品牌,不要拿主牌去进行渠道下沉,反之要把品牌继续在一、二线城市深扎,不要太追求和在意规模。但我们可以针对三四线市场的具体情况重新开发一个副牌,来进行渠道下沉。

 

如果是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品牌,修炼内功,占领优质购物中心高地,拓店。

 

2020年餐饮如何下沉

 

1

能够拥有消费洞察力

首先,品牌要布局下沉市场,必然要先了解并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以及偏好。

 

由于生存环境等的不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和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存在巨大差异。如果单纯用头部市场的需求理解下沉市场,是无法打动他们的。

 

 

2

产品足够刚需,满足复购

所以要想做好三四线城市的餐饮店,关键词就在于“复购”。


在三四线城市里不太适合去追求流行的单品,否则存活的生命周期会很短。

产品线也不能过于单一,要适度丰富。

 


 

基本上都是把多种用餐场景兼容并包的,既可以一家人简单的聚餐,也可以承包各种小宴席、大宴席等。
 

3

需制定有效的营销手段

相比于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更高,更加追求性价比。

 


所以在做引流和营销活动时,越简单粗暴的活动,引流效果越好。诸如满减、折扣、送消费券等。

 

4

需采用“本土化”的餐饮模式

不要把在一二线城市的餐饮经验模式照搬到三四线,同样的餐饮模式,在不同级别的城市、不同的竞争环境下,结果常常千差万别。

 

就拿产品菜单来说,低线城市人均收入偏低,消费水平也比不过大城市,那么产品菜单定价就要有接地气主打产品的透出,将几款最符合小镇青年消费心理的产品放在菜单前几位,形成明显的差异化销售模式,更符合下沉市场特点。

 

德克士从一个外来品牌,到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甚至在二三线城市比麦肯还强势,秘诀就是本土化尝试。

 

一开始德克士的产品不多,以炸鸡为主,和麦肯差异不大。

 

在2003年,德克士尝试推出了米饭套餐,是首批推出米饭的洋快餐品牌。虽然当时的一线城市以吃洋快餐为潮流,但是在下沉市场,消费者对于洋快餐的口味接受程度却不高。

 

 

因此,米饭产品作为德克士的本土化试水产品,通过了市场的考验,成为了至今销量稳定的拳头产品。


而这其中,包含了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需针对消费人群的特点来做适当的改变。


最后,下沉市场的确有大生意,但并不是每个品牌都适合,也需要研究好小城市的生意经才行以及结合自身状况。

 

可以预见的是,2020年将是更多餐饮巨头下沉的开始!

 

 

农历新年到来之前,麦当劳迎来了一次“大甩卖”——不是汉堡打折,而是被自己的大股东“转卖”了。

 

1月8日,麦当劳中国的最大股东中信股份计划以21.71亿元人民币的底价转让其所持有的麦当劳中国约22%的股份,此外还包括一笔附加债务,有意向购买的受让方需为这笔股权转让支付至少36.98亿元。

 

这多少有些令人惊讶。就在两年前,中信股份经历了一场竞争激烈的竞标、豪气冲天地以20.8亿美元的总对价拿下麦当劳中国经营权,管理当时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超过2700家麦当劳门店。

 

01

金拱门复杂的股权故事

 

麦当劳早在2016年就表示,计划出售中国内地与香港未来二十年的特许经营权,这块“肥肉”也引来了不少意向购买方。

 

2017年1月,中信股份宣布,联合中信资本一起成立一家名为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的新公司,新公司将联合美国知名投资公司凯雷集团,以最高20.8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成为了未来二十年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

 

 

在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成为了麦当劳中国的大股东,掌握52%的股份,凯雷与麦当劳分别持28%和20%的股权。

 

此次,中信股份计划出售2.31%的股权,折算下来,就是要出售麦当劳中国22%的股份。在股份转让完成后,中信股份仍持有麦当劳中国约10%的股份。

 

02

麦当劳“只租不卖”

 

麦当劳当年出售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洋快餐不再像以前那么受追捧。

 

第二是麦当劳自身的业绩压力与新CEO的业绩承诺。麦当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伊斯特布鲁克在2015年上任时承诺,将致力于提高公司资本收益率、转换为轻资产运营模式,大力推行特许经营模式是其中的关键办法。

 

在中信正式接手后,麦当劳定下的“五年计划”是中国内地餐厅数从2500家增至4500家,开新餐厅的速度从每年250家提升到每年500家,到2022年底,将有约45%的麦当劳餐厅位于三四线城市,超过75%的餐厅提供外送服务。

 

从这份规划可以看出,在拥有了本地运营方后,除了产品、运营上的加速本地化,麦当劳还希望能够加快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加快门店布局。

 

 

那么,中信入主的这两年,麦当劳中国的业绩如何?

 

在2019年10月的“麦麦全席”活动上,麦当劳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张家茵透露,2019年,麦当劳在中国的新开餐厅数量将持平或略高于去年的423家,其中开在三四线城市的餐厅大概占50%。从开店速度上来看,头两年并未达成“每年500家”的目标。

 

除了业绩不够给力外,中信的“甩卖”或许还有资本退出路径方面的考虑。

 

不同于百胜中国的独立分拆、上市,麦当劳总部与中国区的连结更加紧密。出售特许经营权后的这两年里,麦当劳中国难言“独立”,上市计划更是始终未见苗头。

 

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从6亿到16亿,数据里的银川商业跟你想的不一样

    从6亿到16亿,数据里的银川商业跟你想的不一样

  • 中国买家收购的法国老牌水晶Baccarat破产风云

    中国买家收购的法国老牌水晶Baccarat破产风云

  • 购物中心与城市服务功能融合才是“王道”

    购物中心与城市服务功能融合才是“王道”

  • 从「迷宫」到「迷你店」,宜家怎么越开越小了

    从「迷宫」到「迷你店」,宜家怎么越开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