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

疫情之下,生鲜电商又重新站了起来吗?

字号+ 作者:和桥机构 来源:和桥机构 2020-02-13 我要评论

此次疫情对生鲜市场进行了催熟,一个更健康的生鲜市场离我们更近一步,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今天你买到菜了吗?”
这段时间,这句话成功代替“你吃了吗”成为新的聊天问候方式,番茄和绿叶菜也成了新的硬通货。

 

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将自己的活动半径缩小至家里的卧室到厨房,在出门购物风险大、餐厅外卖也均不放心的情况下,新鲜蔬菜送货上门、自己在家烹饪成为许多人的新选择。

 

但对于即时配送生鲜电商而言,“半小时送达”这一口号从承诺变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更多用户发现,他们只能在凌晨12点、清晨6点等固定的“上新”时间点抢购,才能购买到次日送达的食材。而更多的新鲜蔬菜、猪肉等热门商品,更是常常处于“售罄”状态。

 

 

一时间,生鲜电商们的订单量骤增,货品供不应求。

一方面,疫情之下催生出用户,加速了对市场的教育,企业相当于获得了免费的广告,但另一方面,抢购潮背后,企业面临着供应链、配送、物流、人力、账期等一系列考验。

 
2019年生鲜电商的唱衰声不断,暴雷、倒闭的企业也不占少数,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2017年度生鲜电商“死亡”名单》显示,有14家生鲜电商企业宣告破产倒闭,包括:菜管家、鲜品会、美味七七、花样生活、正源食派、果蔬帮、许鲜网等知名平台。

 

但巨头的不断加入,整个生鲜市场也在不断成熟、壮大,以至于在疫情面前能成为一股主力军。在众多第三产业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生鲜电商却因此出现”转机“。

No.1

订单量暴增 生鲜回暖

 

目前生鲜电商大致可以分为自营平台两大种类,其中自营可分为前置仓模式和店+仓的模式。平台类指大型商超与第三方配送机构合作的模式。

前置仓模式: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叮咚买菜大年三十的订单量同比上月增长超过300%,近期整体订单量约增长80%;

除夕至初四,每日优鲜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其华北区域的订单量增幅为去年同期的136%,大年初一当天订单量较去年涨幅增加227%,其中水果和蔬菜的预计到货量为原来计划的3倍左右。

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达到了春节节前单量的2-3倍。

 
 
店+仓模式:盒马鲜生、永辉到家
其中盒马蔬菜的供应量比平日最高量还增加了50%,一天要卖几十万份蔬菜。
永辉到家粮油储备是平时的3倍供应量。

平台合作型:京东到家、家乐福到家

根据其提供的数据显示,京东到家从除夕至大年初九,全平台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约374%,其中粮油副食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了736.40%,肉品同比增长了711.11%,休闲食品增长了527.16%,蔬菜增长了441.1%,水果增长了378.8%。
同时,苏宁为应对增长,从集团其他部门抽调千余人补充生鲜到家业务人员运力。

根据目前所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生鲜电商在春节期间都实现同比三倍的销售增长。数字飙升的背后更是各平台新用户的增长以及客单价的提高。

客单价低一直的生鲜电商一大诟病。在春节期间,每日优鲜订单的客单价平均达到100元,永辉到家客单价也增加约70%。

No.2

需求激增下的挑战

 

但是,并不是所有生鲜电商都有能力应对这种突然激增的需求,最直接的障碍就是配送人员的短缺、库存管理以及难以突破当地政府为控制疫情扩散所设置的路障。如果疫情爆发伤害了中国经济,它反过来也会压榨所有科技创业公司所能获得的资金支持。
疫情的爆发已经使得消费者寻求比外卖更健康的就餐选项,尤其是在网上讨论外卖骑手传播疫情的风险。相比之下,他们对生鲜的担心没那么大,因为配送频率低于外卖,而且许多人对于自己做饭感到放心。
 
诺里斯认为,疫情的爆发反而催生了中国电商市场的又一波繁荣时代。他预计,电商将占据今年中国零售额的三分之一,高于上年的大约四分之一。
 
订单量暴增,春节期间员工没能全部到岗以及疫情导致的出行困难让各平台都面临着用工短缺的问题,各平台的配送时间都延长至两小时以上。
 
但根据调查用户的反馈,大家对于配送时效性下降都表示理解。因此,从调查也可以看出,虽然配送时效性普遍下降,但对用户体验没有较大影响,反而很好的培养了用户感情,提高了用户粘性。

尽管末端用户更加宽容,但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能够脱颖而出,承受住订单量激增的考验并且实现用户留存是目前最紧迫的事情。其实,订单激增、运力不足的背后还是各平台全链条的效率问题。

No.3

生鲜电商迎来新变量

 

影响供应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于资金。众所周知,2019年是生鲜失血的一年,一些平台靠融资度日,尚未实现自身盈利,尤其是一些前置仓企业。
对于一些生鲜电商来说,此次需求的激增可能来的太晚了。叮咚买菜获得了红杉资本和启明创投的投资。据《财经》杂志报道,由于运营受挫,叮咚买菜去年已经暂停了在特定地区的扩张。

春节期间,叮咚买菜配送员在仓库提货

 

供应受限的问题也开始显现。每日优鲜北京望京东前置仓站长刘国峰称,在新年假期的第一周,蔬菜在每天下午大约4点就销售一空。而在通常情况下,这是他们需要三天至四天才会卖出的蔬菜量。用户纷纷赶在每日优鲜每天午夜补货前下单。每日优鲜还在招募为美团、饿了么送外卖的司机,将2月1日至8日的每单收入提高一倍。如果司机同意连续工作8天,每日优鲜还为他们发放1000元的补贴。

在货源调配上。平台型电商和“店+仓”模式的表现要优于前置仓。前置仓的密度大但单仓的面积较小,能存储的货物有限。对比对比大型商超,前置仓的采购规模有限且种类较少。因此,在春节期间,叮咚到家缺货的频率要高于其他平台。另一方面,在货源采购上,大型商超发挥出传统零售的固有实力。如沃尔玛、永辉超市等通过加强和上游合作,形成农产品直供区,以及一直和农业基地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了货源充足。
 
关于配送环节。自营性平台能更加自主调配人力,盒马为解决人力短缺问题,推出共享员工计划,及时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也解了餐饮行业的燃眉之急。据了解,目前已有生鲜传奇、西贝莜面村、奈雪的茶等多家零售、餐饮企业展开对接合作。西贝莜面村董事长贾国龙即表示将给盒马借用1000名符合相关标准的员工。
 
 

No.4

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习惯

 

“虽然疫情爆发带来了许多挑战,但是它也为这些生鲜电商创造了机遇,”元生资本创始合伙人彭志坚表示,元生资本也是每日优鲜的投资者,“随着用户对于网上购买生鲜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它正从根本上改变用户习惯。”

首先,生鲜新零售的价格没有在疫情期间产生明显“波动”,且品类更为丰富,物美价廉的品牌印记在经历“患难”期之后,会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近乎20天的购买行为足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当人们尝到了价格与便捷的甜头后,消费轨迹也就逐渐偏离。

最后,生鲜市场的规模庞大,生鲜新零售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19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31万亿元,其中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近4千亿元人民币,对比2017年,这个数字仅为1.4千亿。短短三年间,市场规模近乎实现了3倍增长,增速增势正猛。

目前,生鲜消费依旧集中在线下农贸市场,但随着互联网的原住民——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更加便捷的生鲜新零售正在通过更透明的价格,质高且稳定的产品,一步步占领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市场。

新的事物总是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发展,一方面,盒马等“新生代”纷纷调整策略,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另一方面,经过新零售浪潮洗礼的传统生鲜超市企业正在大步向数字化迈进。从这个角度讲,生鲜新零售所带来的行业变革才刚刚揭幕。

长远来看,应急能力也关系到疫情过后的调控。如何解决人员的调配和大量备货带来的损耗,顺利度过销量回落期将再一次考验各平台的能力。

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平台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智能机器人让新零售时代智慧商业新浪潮已至!

    智能机器人让新零售时代智慧商业新浪潮已至!

  • 华润置地、保利一元股权转让里的去杠杆玄机

    华润置地、保利一元股权转让里的去杠杆玄机

  • 疫情之后的日本零售业启示录

    疫情之后的日本零售业启示录

  • 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的“危”与“机”

    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的“危”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