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张家鹏:要以“责任”来激发“责任感”?

字号+ 作者:RET睿意德 来源:RET睿意德 2022-06-24 我要评论

如何让组织能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是我这些年一直反思和尝试的一个核心事项,过程中不乏错误,也有所感悟。

 

 

“凡在某一领域具有经验者都应该有他的见解,假如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经验丰富,而竟然没有见解,那就说明此人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头脑迟钝。”这是现代管理奠基人德鲁克先生对知识工作者的一个判断提示。对于专业顾问,为客户提供独到见解是必备的基本能力,他们需要从影响行业的相关信息、服务项目案例中,运用思考分析能力来持续形成洞见,解决客户问题,为行业提供新知。如何让组织能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是我这些年一直反思和尝试的一个核心事项,过程中不乏错误,也有所感悟。
 
只靠善意、感情,都无法真正驱动人行动
 
用善意、关怀、感情等方式驱动组织,很多新任主管常认为上述做法属于“人性化”,但最终大多都会撞上墙,这是为什么呢?可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的小孩、兄弟,你能做到想让他干嘛他就干嘛吗?一定极少人能做到。不能说你对他们的善意、关怀不足,其中核心原因是“每个人只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充足动力”。所以,无论你表达怎么样的善意、关怀,都不可能将你的想法植入到对方的心里,成为他想做的驱动。
 
那么怎么办呢?这就回到了公司管理中的愿景感召、领导力牵引和规则驱动。如果大家的愿景统一,认同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每个人心里就有了驱动;领导力牵引就是能以良好的领导技能,不断帮助个体找到其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匹配点,达成个人成长与组织贡献的合一;规则驱动是指每个人加入到一个组织中进行岗位任职,都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这个岗位上的薪酬都有对应责任与目标,获得这个岗位就对应了那个目标,形成了组织和个人间的一个相互的承诺,人都是忠于自己承诺的,所以即使在岗位任职期间有时想犯懒一下,也得迅速调整到目标努力的方向上,这个过程本质上也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所以,在公司运营的三个层次上,都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为核心原理的,会比凭借个体所认知的“善意、关怀、感情”来得更有效。在规则之上才可以谈善意、关怀和感情,没有规则作前提,一切做下来都可能是两败俱伤。
 
 
专业提升只能靠激发,而不是强压
 
经典教育学中有这样一段激励人心的话: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操练、自我学习和成长。这种实践的特征是游戏和探索。真知必须从每个人自身中获得,它无法像一件货物那样被转运,它只能被唤醒,就像重新回忆起仿佛很久以前便曾知道的东西。
 
公司的员工培养本质是一样的,希望带人成长,一定是引导和激发,而不是强压,否则就会造成组织内的不和谐,也不会有好效果。同时,商业组织与学校又有所不同,在引导和激发时,要关注以下原则:
 
基于彼此的承
公司成立第一天起,就相当于做出了一个承诺宣言:向客户(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大价值。如果做不到,世界就不需要这家公司,倒闭也是必然。所以这家公司就要组织人来一起达成这个创造价值的目标,并与其中的每个人进行相互承诺:公司承诺支付薪酬,员工负责在其专业范畴创造最大客户价值,公司承诺给机会让员工晋升,员工承诺不断提升自己创造价值能力。双方的这个承诺是一个压力也是一个激励——如果达成,双履约,如果任一方没达成,另一方可选择解约。
 
选拔合适的对象
人对一件事情的投入意愿,对做事的结果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内在的积极驱动,是很难做出成就的。所以读研、读博、选专业都是自愿和选拔的结果,到公司场景也是一样,如果是最高标准的产品要求,就一定要最高标准的找人,如果是追求性价比的公司,就可能要降低用人标准,如果低标准选人而做最高标准的要求,就相当于让普通的爬山爱好者登珠峰,再怎么培训、激发都不大可能。所以,要选的是有登珠峰愿景的选手,要围绕着登珠峰选手构建薪酬、激励、运营体系,而不是在目标、用人和机制上都拧巴错位。
 
明确的目标与持续反馈
工作中的成长可视为非常“功利性”的学习,就是要更直线地学到对客户有用的本事。作为引导者的领导,要有方法做出很明确的目标和衡量标准,并尽可能地做到及时反馈。这种反馈最好是直接来自客户,如果不是直接来自客户,也最好是来自于一同服务于客户的小组,最差的效果是来自于领导一个人的反馈。领导不可能代替客户、代替小组产生精准的评价,而且人评价人也容易产生因为个体特点而产生的干扰。
 
领导要尽量退后
人从一棵“小禾苗”成长为一棵大树,是独立面对风吹雨打的成长过程,领导这个“保护伞”撤出得越早,小禾苗独立面对复杂天气的机会就越早,成长得就越快,并且也只有独立面对才能有真正的成长。因此,领导者在培养人的过程是要时时想着“退后”的过程,不能一看到有大雨就把伞支上。也可能有领导说:那应该什么时候支伞,什么时候收伞呢?这就要以胜任力为依据,在同事胜任力范畴的事情,要坚决收伞,在胜任力范畴外的,试着越早收越好,以促进同学的能力提升,为他的升职进阶打基础。
 
以“反思、反馈、反对”的文化践行,保障组织的向上氛围
 
组织的向上氛围不是顺水推舟,而需要刻意引导。管理者就要成为惯性意识的“逆行者”,将“反思、反馈、反对”落实到团队的行为中。
 
反思是追求真相、对思考的思考,是学习之外的另一个核心成长机制。反思的人像充满好奇心的小孩,对一个结果、问题不断问自己十万个为什么。但因为真相并不总是让人舒心,反思也需要知识框架的辅助,所以绝大部分人不愿意启动甚至逃避。我们组织现在有一定的学习氛围,但反思习惯还没建立。但这一“难而正确的事情”,是好组织的必须,高层核心成员须先带头做起来。
 
顾问从业者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容易自我、偏向单打独斗,这时我们必须设计协作机制让他们互相摩擦。这看似降低了效率,但是保障了团队的成长,否则,任由发展会成为一个个走向自我毁灭的独狼。他的这个观点说出了智力工作者类型公司的管理特质。一线咨询公司也非常强调团队合作,也是透过协作、共创、反馈来实现培养人的目标。营造一个好反馈的“场”,是好组织的赋能关键。
 
美国通用汽车总裁斯隆是一位卓越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贡献者,有这样一则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一次他主持召开一个重要决策会议,会上没有发生争议,与会者表示完全同意公司决策层提出的方案,就在马上要表决的时候,斯隆却突然宣布:“既然没有反对意见,这个事情就暂时不决策了,直到我们可以听到不同意见的时候,再开会决策。”斯隆很高明,他知道如果没有反调,这个决策其实是不充分的。这则故事就是“争议决策”理论的起源。任何组织开会,和谐就是大问题,因为对于一个议题,不可能少数一两个人就能掌握全部信息、思考周全,缺乏充分的讨论、辩论,也一定会造成决策低质量,没有群体的智慧交锋就很危险。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依靠“法”来实现
 
市场竞争是理性的,公司目标是理性的,内部每个岗位责职是理性的,构成岗位职责每件事的结果评估也应是理性的;反过来,每件事情不理性,岗位职责不理性,公司目标不理性,一定就会死在理性的市场竞争中。所以,公司生下来就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管理者是要构建这种理性氛围,否则就如一名凭感性指挥一场战争的将军,是不可思议的。但也有人说,做人的工作,怎么可能都那么理性?是的,一定要温度,温度是过程,温度是达成目标的方法,不论是有温度的海底捞还是以人为本的谷歌,从来对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这个理性目标和关键原则,都是非常严苛理性的。
 
公司管理中“法”与“人”,哪个更重要?一定是人重要,这个人指的是“整体的人”,而不是某个人。就是为了体现人的重要性,才有了“法”(即规则制度),“法”是为了保障、激发、成就大多数人;因此,相对于单独的人或者少数的人,一定是“法”重要,因为“法”的存在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组织的领导者是公司“整体”人的利益代表者,他很可能对单个人是很无情的。
 
“法”的应用核心在两个场景:奖谁罚谁,谁上谁下。因为这两件事情是团队成员在组织里的最大利益项,如果在这两个最大利益项中不明原则,在其它小事情上去建设所谓的“文化”都是划水无痕。领导是一个规则守护者,规则落地的监督者。但实际情形中,很多人初做领导都不适应,仍然是“个体素人”思维,凭个人善意、偏好而不按同事角色责任来表扬批评甚至奖罚,结果给组织造成文化错乱,团队行为标准混乱。
 
组织中的人,就像是战斗中的将军、战士,都不是本我自己,而是一个角色。一名将军被敌军骂战,再生气,不该出兵也不能出兵;军师进行排兵布阵,各将军不理解、不赞同,也需要阐明要义达成共识,而不是愤怒拂袖离席。回到公司的管理者,在讨论事情的时候,要回到价值观、目标、责任上去做沟通,糅杂太多自己的情绪、偏好,就不可能让讨论实质推进。因此,管理者是角色,管理场景中的沟通也要都回到角色上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张家鹏:对于服务公司,什么是真正的客户第一

    张家鹏:对于服务公司,什么是真正的客户第一

  • 大悦城周鹏:疫后报复性恢复是不存在的

    大悦城周鹏:疫后报复性恢复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