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运营

聪明的商业街,都这么会加“冕”

字号+ 作者: 派小沃 来源: 派沃设计 2020-06-03 我要评论

很多年轻的消费者们不再仅仅感兴趣于步入一个全空调环境的购物中心,而是向往回归商业“逛街”的初心。

 

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商业中心面临着电商冲击、体量过剩、千店一面的各种问题,很多年轻的消费者们不再仅仅感兴趣于步入一个全空调环境的购物中心,而是向往回归商业“逛街”的初心。

 
而开放式街区商业具有其它商业形态无法替代的天然优势,已经成为新的市场突破点。 
 
 
而“开放”的另一面,是开放街区对于天气有着极差的抗性。
 
由于是露天空间,消费者的舒适度和体验度都大打折扣,在暴雨和烈日高温下,他们往往被剥夺了自由逛街的权利。有数据表明,因天气的干扰老人小孩一同出行,影响到的家庭消费,减少约60%客群数量。
 
 
如何解决这一痛点?聪明的商业街区都想到了,那就是给商业街“加个顶”。
 
 

01

 
街区商业的新宠:顶棚!
 
开放式街区需要应对常年气候问题并设法减轻室外的高温、大雨等不利因素对商业街区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国内商业综合体在设计中,常给开放式街区加盖“顶棚”,通过顶棚与周围建筑空间连接在一起,形成既拥有开放空间,又不受极端天气侵扰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
 
 
事实上,给商业街加“顶”并非新生概念,早在1819年的英国,就建造了一条设有玻璃顶棚的奢侈品购物街——伯灵顿拱廊街(Burlington Arcade),也被视作现代购物中心的先驱之一,它用玻璃拱顶把街道两边的二层高的商店连接起来。
 
第一代伯灵顿伯爵找建筑师设计建造它的初衷,是为了让他妻子和其它贵妇人还有绅士们能在舒适的环境里逛街购物。
 
丨过去的伯灵顿拱廊街
 
 
丨如今的伯灵顿拱廊街
 
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时期的日本,也形成了头顶有遮阳遮雨的顶棚的商业街,也就是日本独有的“商店街”,其道路和设施也都经过了统一的规划,虽然多数较为狭窄,但逛起来非常轻松。
 
 
心斋桥、平和通、天神桥、黑门市场...几乎在日本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这样的一条带顶棚的商店街。
 
 
可千篇一律的顶棚设计难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还会引起消费者迷失方向,造成不安。如何创新设计,才能使顶棚发挥功能的同时,更具特色和识别性?
 
下面派小沃就来盘点一下国内外的“加顶”优秀案例,希望对各位有灵感启发~
 
 

02

 

第一百货商店

顶棚联通“中华第一街”
 

在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称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两幢楼之间多了一把洋气的“透明伞”。

 

 

长72米、高43.7米、单边悬挑15.4米的悬臂式挑棚轻盈地覆盖于第一百货商店(市文物保护单位)、一百商城、东方商厦之间,形成立体连廊凌空交织、交通与商业空间互联互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征共同呈现的多功能公共空间。

 

 

市百一店作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外立面及结构形式不能改变,新增顶棚及新增连廊均不能触碰历史建筑。同时,六合路仍需保留其市政道路属性,所有新增结构不能跨越道路红线。

 

设计思路

 

限制因素

 

设计在靠近东方商厦一侧仅有的5米可建造范围进行了竖向空间的复合营造,以悬臂式挑棚的形式完成顶部空间的围合,通过多维度多路径的介入空间,强化新老楼之间的紧密关联,将消极的交通型空间与商业业态相互联动,形成建筑再生与城市更新的重要纽带。

 

 
 
 

03

 
新加坡克拉码头
顶棚“盘活”老码头
 
克拉码头位于新加坡河北岸非常市中心的位置,这里的码头在100年前非常繁华。1970年代因为新加坡急速加快的城市化与集装箱码头的发展,克拉码头逐渐衰败,1980年代第一次改造又不是很成功,沿河南洋风格的骑楼里都是廉价的餐厅。
 
 
如何将克拉码头地块打造成新加坡旅游业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挑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让更多人回到克拉码头,提升整体商业价值,适应新加坡炎热的气候。
 
 
建筑师给出的答案是用连续的建筑天蓬贯通传统的骑楼街,天蓬为其所覆盖的街道创造了低于室外温度5℃的阴凉环境,避雨设施可方便行人24小时出行。
 
 
克拉码头的天篷也是亚洲第一个成功使用ETFE(聚四弗乙烯薄膜)作为覆层材料的项目。同时增加滨水空间的面积,沿河主要布置餐饮,最大化商业价值;
 
 
雅致的天篷设计用以抵挡新加坡的高温气候,为游人提供了维持在28摄氏度左右的温度。
 
 
重新设计河岸的彩色平台,与码头上的游轮连接。种种措施让克拉码头在第二次改造中大获成功,从每年亏损400万新币到净赚2400万新币,并成为新加坡旅游的名片。
 
 
 

04

 

Central Festival Eastville

顶棚营造“阳光商业街”

 

“疯狂动物城”Central Festival Eastville在商场1楼,规划了一个室内阳光街,中间通道采用2层挑高设计,净高超12米,并采用透明的玻璃顶棚,将室外的自然光引入室内,营造开阔明亮的空间。
 

 
自然光线倾泄而下,通风也很充足,进一步打破室内外界限。
 
 
 

05

 

西安老城根G-Park

传统风格与现代材料的碰撞

 

西安老城根项目500米长的商业街区上搭载了15000㎡水立方膜,与传统汉唐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材质的碰撞,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该顶膜能最大程度地规避天气对街区生意的影响。对逛街的消费者来说,这个顶棚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减少70%的紫外线,让人们在逛街购物的同时,惬意地享受自然阳光,获得舒适的购物体验!

 
 
 

06

 

日本福山市商业街

顶棚的创意改造

 

在日本,东京大阪等地知名观光景点的商店街虽然是风光依旧,却并不意味着日本各地的商店街都有那么好的运气。

 

 
一条在广岛县的福山市的商业街,自江户时代以来便是商人们聚焦之地的商店街,如今许多顶棚老化,风光不再。
 
 
在设计师的努力下,却来了个逆袭!
 
原本老化的顶棚,被7000根不锈钢丝代替。虽然没有了挡风遮雨的作用,但是阳光能够充分地照射进来。
 
 
 
设计师在道路两旁种植了一些植物,它们在阳光和雨露的灌溉下茁壮生长。这个能够感知风雨的顶棚,拯救了日益衰败的日本商店街。
 
 
 
 

07

 

写在最后

 

除了独树一帜的创意性,注重安全防护,排水防火、防盗监护、通风、隔声等防护性要也应成为商业建筑顶棚设计的出发点。

 

此外,顶棚装修与装饰要赶上时代的潮流,所以要尽可能采用轻质、高强度,富有质感而又便于快速装拆的材料来装饰顶棚,简洁、明快、富有特色,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那些实现双赢的旧业爆改,是如何拯救“百货”

    那些实现双赢的旧业爆改,是如何拯救“百货”

  • 稳中带皮?我们“磕”到了武汉金银湖199+的反差

    稳中带皮?我们“磕”到了武汉金银湖199+的反差

  • 迪拜Dubai MALL: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城

    迪拜Dubai MALL: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城

  • 营收破百亿的巴拉巴拉竟然将公园搬进了童装店

    营收破百亿的巴拉巴拉竟然将公园搬进了童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