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运营

新消费“内卷”,谁动了快时尚们的奶酪?

字号+ 作者:曹婕 来源:铱星云商 2021-03-17 我要评论

从迅速扩张到关店再到重出江湖,从崛起到式微再到翻红,也许快时尚们早已习以为常。

 
 
 

铱星导读

从迅速风靡到节节败退,似乎正如其名,这一切对于快时尚来说不过几年时间。而“关店”、“业绩下滑”这样的消息,所涉及的品牌也越来越为人熟知。与其窘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奢侈品市场一路走高,高端、小众市场都渐成规模……为何新生代没那么爱快时尚了? 当潮水褪去,购物中心们如何补上快时尚留下的主力店缺位?
来源 | 铱星云商新媒体中心
 
关店潮还将继续?

 

 
从时间节点来看,2013年也许是快时尚在国内最为风光的年头。ZARA、H&M、优衣库、GAP陆续开启了国内市场的迅速扩张,这些品牌不仅是年轻潮人们心中的快时尚“四大天王”,也是每个“时髦精”衣柜里的必备穿搭。
 
通过借鉴每年时装周奢侈品品牌的新设计,依靠全球的供应链体系,快速研发、生产和上新,几百元甚至打折几十元的价格……快时尚成为年轻消费者们高性价比和世界潮流肩并肩的捷径。
 
而在之后的几年,快时尚也霸占了全国各大购物中心主力店的“C位”,成为客流和业绩的保障。
 
不过,消费趋势瞬息万变,尤其是Z世代登上舞台成为主流消费客群,他们喜好的变化激发了零售行业进一步“内卷”,而这一趋势在服装零售表现更为明显。尤其是布局更快更广的快时尚们,洗牌的速度也来得更快一些。
 
 
2021年3月10日,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发布2020财年业绩报告,在截至1月31日的12个月内,集团销售额同比下跌25.5%至204亿欧元,毛利率为55.8%,净利润大跌70%至11亿欧元。其中核心品牌Zara收入跌幅27.6%至141亿欧元,税前利润亦跌70%至9.71亿欧元;报告期末中国大陆市场门店数仅剩337间,较一年前557间减少四成
 
 
 
同为曾经“四大天王”的H&M和GAP同样不容乐观。在截至2021年1月30日的第四季度中,Gap集团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滑5.3%至44.2亿美元。与此同时,2020财年全年Gap集团销售额为138亿美元,同比下滑15.7%,净亏损6.65亿美元。Gap在取消将Old Navy品牌分拆上市的计划后,于2020年将该品牌撤出中国市场。据彭博援引消息人士称,Gap目前也正考虑包括出售中国业务在内的潜在选项,以调整在华经营。
 
 
 
再来看H&M,根据H&M集团2021财年数据,H&M集团2021财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下降21%至47.2亿美元。其中,H&M集团本季度最多时曾暂时关闭1800家店铺,随着市场逐渐恢复,截至3月13日,暂关商店数量减少一半至900家。
 
 
除此之外,Forever21、Superdry、C&A、NewLook、拉夏贝尔……这些曾经在购物中心被迅速复制的门店接连沦为“关店潮”的主角。而从2020年黑天鹅事件爆发到疫情对国内商业市场影响逐渐减弱,快时尚并未遏制住的关店潮似乎印证了国内消费趋势早已“变天”
 
出路在哪里?

 

 
不过,快时尚品牌们正面临的也不全然是坏消息。截至2020年11月底,优衣库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达800家,与优衣库日本门店规模相同。而根据2020年11月的数据,集团在大中华区的经营利润14.4%超过了日本13%的占比。
 
优衣库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之后中国市场恢复迅速,2020年优衣库在中国新开了66家门店,未来计划每年在中国开80到100家新店,继续向三四线城市等下沉市场渗透。
 
 
下沉似乎成为“快时尚们”的新出路。
 
根据麦肯锡《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2010~2018年,三四线城市中,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30万元的家庭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高于一二线城市的23%。中低线城市消费新生代成为增长新引擎。
 
一方面是待挖掘的小镇青年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是依托购物中心扩张的固定模式,快时尚的下沉显然是一条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从公开数据来看,多数陷入“关店潮”的快时尚品牌都已先后尝试了中低线城市的下沉,而近两年下沉开店速度明显放缓
 
事实上,除了在规模扩张上稳住局面,快时尚们也正试图通过营销向年轻人们“示好”。在快时尚的营销中,除了借助线上手段积流量清库存,推崇“可持续环保”联名设计师及知名IP,似乎成为快时尚们续命的全新密码。
 
比如继KAWS联名大火之后,优衣库在2020年再度联名Jil Sander,推出+J系列。该系列包含男装和女装,完美呈现出 JilSander 标志性的当代风格。所有廓形都经过精心剪裁和创作,完美平衡线条比例,极简线条勾勒出流动立体的完美廓形,兼具实穿功能和当代美学。该系列一经推出迅速引爆社交媒体,线下门店也大排长龙,“爆款”被迅速抢售一空。
 
 
“可持续发展”同样是快时尚们正打出的一手新牌。尤其是快时尚品牌本身就是建立在消费者高频次、大量购买的消费行为上,且时常面临较大库存压力,“旧衣回收”、“再生材料”、“节能材质”等创新概念在近两年不断发酵。在这样的趋势引领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愈加倾向于品质、健康、可持续。近期,优衣库将室内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老厂房内改变成了一座拥有五大空间多场景的“生机之城”,便是希望通过一件件简单、高品质且追求细节的服饰,传递“服适人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H&M也制定了一个目标,即到2030年,所有产品材料都应以更可持续的方式获取和回收。显然,品牌主打可持续,环保与再生的概念牌是出于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长远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热衷于环保产品的消费者。如果品牌的环保概念足以能够打动他们,那么买一件这样的时装就是一种潮流时尚。
 
谁动了快时尚们的奶酪?

 

 
众所周知,快时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购物中心的快速扩张。进驻新开购物中心,或是成为老牌购物中心品牌调整引进的主力店。为什么快时尚会被“内卷”?横向对比,从服装零售业态来看,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快时尚对于不少一线城市消费者来说逐渐成为“低配”,轻奢品牌、大牌服装、原创设计师品牌、潮牌、小众服饰……每个细分品类的追随者都在不断壮大。
 
另外,随着消费趋势日新月异,老牌快时尚品牌面临同质化及“消费升级”客流引力下降等问题,加之新生代消费者对实体商业的空间场景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纵向比较,快时尚作为主力店的优势也正被越来越多新选择取代
 
■ 生活方式集合店。随着快时尚的退潮,主打生活方式,贩卖更全业态的零售集合店兴起,如MUJI、糯米、KKV等,而线上巨头网易严选、淘宝心选、苏宁极物也纷纷开出集合店,在多数集合店中,快时尚服饰也是其中一个分支,一定程度上也分食了快时尚品牌的市场。此外,类似于快时尚“高SKU”的模式,这类门店在库存、产品迭代上更为灵活,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快生活”品牌
 
 
■ 潮玩手办。Z世代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时代潮流,从小倍受二次元文化影响的新生代消费者,逛街在快时尚品牌滞留的时间或许早已败给了潮玩手办门店。因此在购物中心,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曾经的盲盒机、扭蛋机,摇身一变占据主力店位置开出了超级大店,其对于Z世代的客流引力远远大于快时尚品牌。
 
 
■ 潮牌买手店。如果说追求时尚是不变的课题,那么追求个性却是新生代消费者自带的强属性标签。千篇一律的ZARA和优衣库,对于想与众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很难提起专程打卡的兴趣,而具备更多IP属性、更潮酷吸睛、更限量的潮牌似乎在眼下是不少购物中心部位快时尚退潮的首选。但值得注意的是,潮牌一定程度上和快时尚有着同样的逻辑,即潮流趋势更新频次快,跟不上年轻人喜好的潮流注定难逃“过气”的命运,因此潮牌的洗牌速度也正不断加快
 
 
■ 体验型门店。随着数字化不断升级,线上购物的便利性也有了大幅度提升,线下实体面临的冲击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到线下逛街不仅仅是为了试一件衣服是否合身,更多是希望在一定场景中感受产品、品牌所塑造的生活方式,亦或者沉浸其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以及社交的乐趣。快时尚如果不进行跨界,显然很难满足这种诉求,因此体验型门店如汽车体验店、Switch体验店等不断增多,运动品牌开出零售体验店更是习以为常,而餐饮、茶饮门店也更加注重休憩区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快时尚近两年似乎在走下坡路,购物中心们纷纷将主力店瞄准其他方向,但由于快时尚巨头们本身积累的粉丝流量足够大,当快时尚品牌开出特色门店如概念店、首店等针对购物中心的专门店的时候,又足够具有话题性,同样是商场乐于引进、争取的对象。
 
从迅速扩张到关店再到重出江湖,从崛起到式微再到翻红,也许快时尚们早已习以为常。毕竟,时尚本身就是一个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深扒40个mall去年开的872家新店,发现了这些趋势

    深扒40个mall去年开的872家新店,发现了这些趋势

  • 酒馆成了业态新风潮,生意真的好吗?

    酒馆成了业态新风潮,生意真的好吗?

  • 看UNI-MALL天空之城如何激发“新城市TOD”的商业活

    看UNI-MALL天空之城如何激发“新城市TOD”的商业活

  • 雅诗兰黛全球创新研发中心落户上海闵行。

    雅诗兰黛全球创新研发中心落户上海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