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运营

前门更新,「老北京」的先锋试验场

字号+ 作者:1/6图片工作室 来源:丈量城市 2021-10-20 我要评论

若问北京城哪里的京味儿最浓,得到的答案或许千人千面,但前门永远是第一候选。

 

 

 

 

 

若问北京城哪里的京味儿最浓,

得到的答案或许千人千面,

前门永远是第一候选

 

▼ 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

 

这倒不是因为宏大庄严的前门楼子,

也不是因为通行皇家仪仗的前门大街,

而是因为这里诞生了专属北京的生活场景

 

▼ 前门牌楼形制为「五间六柱」,在京师九门中最有牌面

 

全聚德的鸭子、八大祥的缎子、

同仁堂的方子、广和楼的曲子……

虽然消费风尚会因时而变,

但最纯正、最高级的京味儿,

始终都在前门。

 

▼ 前门区域改造项目北京坊

 

因此,重现京味儿生活,

就是前门历史街区更新的永恒主题。

 

▼ 前门区域三里河改造项目,呈现出的京味生活

 

 

 

01

前门三级跳!

从城郊草市到核心商圈的区位跃迁

 
MEASURE THE WORLD

 

 

 

要理解前门的城市更新逻辑,

就得回溯历史,看看引领风尚的

京味生活体验地是如何炼成的。

 

在前门大栅栏,

有家名为内联升的老字号鞋店,

寓意驰骋官场,连升三级。

这本是对顾客的美好祝福,

却恰好与前门的发展脉络相契合。

历经元明清三代,前门也完成了

从城郊草市到核心商圈的三级跳

 

▼ 内联升的朝靴曾是清朝京官的标配

 

 

1. 元朝·天子眼皮底下的「避税天堂」

 

1276年,

「超级工程」元大都竣工,

在南垣丽正门之外,

就是大众所熟知的「前门」。

 

▼ 丽正门外的商贸聚集区示意

 

从诞生起,前门就与商业结缘。

为了便于运输物资,

郭守敬主持开凿了通惠河,

打通了京杭大运河进入北京的

「最后一公里」

随着南北杂货源源不断地流入北京,

直接推动了两个地方的商业繁荣。

 

▼ 吴仲撰《通惠河志》中的「通惠河图」(中国古代地图的方位习惯与现在相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 曾经商舸云集的通惠河已成为北京最好的水上运动基地

 

一个是积水潭附近的钟鼓楼,

既是运河终点,又毗邻皇城,

自然成了当时的商业核心,

如今游人如织的南锣鼓巷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 熙熙攘攘的南锣鼓巷

 

通惠河带动的另一个繁华之地便是前门。

按照元朝税制,

商人需缴纳商税后才能入城交易。

为了降低成本,

商人们在车水马龙的丽正门外逐渐聚集,

让前门成了天子脚下的避税天堂。

 

根据《析津志》记载,

当时前门已经出现草市、

肉市、鱼市等专业市场,

甚至出现了酒楼等永久性建筑,

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

 

 

2. 明朝·北京城正中的「百肆天街」

 

到了明朝,前门时来运转,

连吃两波政策红利,

华丽变身京师正中央的繁华商街。

 

第一波红利来自永乐皇帝修建的「廊房」。

当年,刚刚迁都的朱棣

为了振兴百业凋敝的北京城,

开始在城门附近大规模修建廊房,

用来「召民居住,召商居货」。

 

▼ 铁树斜街→大栅栏西街→大栅栏→前门大街,是连接金中都和元大都的要道

 

在前门就有四条廊房胡同,

其中最特殊的是廊房四条。

 

它是连接金中都和元大都的交通要道,

本就热闹非凡,如今借势廊房,

更是旺铺林立,豪商聚集。

由于廊房四条的商户太「壕」,

就连修建的防盗栅栏都比其他胡同高大不少,

因此得名「大栅栏」。

 

▼ 大栅栏牌坊

 

而第二波红利则是嘉靖皇帝修建的「外城」。

虽然只是一个半吊子工程,

但外城却彻底改变了前门的区位,

使之成为北京城正中央的「百肆天街」。

自此,大栅栏、打磨厂、鲜鱼口、

西河沿四大商街声名鹊起,

最早的商业会馆群落也在前门初步形成。

 

▼ 三里河入口处的浮雕,还原了商业繁华的鲜鱼口

 

但明朝的前门只是一个商贸集市,

许多商铺还在使用火患严重的棚屋

作为经营场地。

而真正高级的京味儿消费场景,

仍在孕育之中。

 

 

3. 清朝与民国·高端京味儿生活体验地

 

清朝的前门迎来了一群「上流贵人」,

完成了从商贸市场到京味儿生活体验地的蜕变。

前门的这群「贵人」,就是因满汉分城

而被赶出内城的汉族官员和豪商。

这些「跨城通勤」的贵人选择在商业繁华,

又靠近办公地的前门安家置业。

 

▼ 前门东区是会馆最集中的地方(《前门地区会馆历史与现状》配图)

 

这些人大都是各地在京城的意见领袖,

为了增加圈层凝聚力,

他们在前门大肆兴建会馆,

吸引全国各地的考生、

商人和新晋官员们在此聚会。

这个群体有学识、有品位、有眼界、

还很有钱,消费层次自然也高。

在需求引导之下,前门商业开始迭代。

 

▼ 江西新建会馆

 

第一种迭代是「地摊变潮牌」

也就是前门老字号的崛起。

他们往往专精一业,

产品和服务水准获得了官员和皇室的认可,

这才能引领京城消费潮流。

比如正明斋饽饽铺常年为宫廷宴会供应糕点,

同仁堂从雍正年间就为皇家提供御药,

内联升的朝靴

更是每一位京官的必备「工装」。

 

▼ 瑞蚨祥绸缎

 

在这些「上流需求」的牵引下,

逐步带起了一股京味儿时尚潮流。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

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

就是当时最有范儿的时尚穿搭。

 

第二种迭代是形成了「京剧饭圈」

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在北京城引领了一波梨园风潮。

 

▼ 位于前门鲜鱼口胡同内的天乐园大戏楼

 

 

上到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

「他是人呢,就得听戏」。

但清政府禁止内城开设戏园,

于是前门再吃一波「政策红利」。

 

▼ 梅兰芳和孟小冬都曾在前门大放异彩(来源:Wikipedia)

 

七大戏园尽数坐落于此,

名角群英荟萃,粉丝趋之若鹜,

甚至催生了一系列「饭圈操作」:

粉丝们不仅一场不落地观摩偶像演出,

还时刻关注着偶像的菊榜排名,

时而Cos偶像的经典造型票戏过瘾,

时而斥巨资与偶像奔现「打茶围」……

 

围绕这个狂热的京剧圈,

戏楼、茶馆、堂子、戏服店等

相关业态在前门扎堆,

形成了京味儿文化生活高地。

 

▼ 位于前门的广德楼兴建于1796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园之一

 

而第三类迭代则来自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进入20世纪之后,各种舶来的技术与业态

给前门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观楼拍摄了首部国产大片《定军山》

开启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帷幕;

西河沿成为了中国第一代金融街,

交通银行和盐业银行都坐落于此;

而老北京四大商场中,前门更是独占三席,

包括鲁迅先生打卡34次的青云阁。

 

▼ 中国电影的诞生地大观楼

 

可以说,民国时中西合璧的前门,

到达了最高光的时刻,

各种超前于时代的生活场景开始在前门诞生,

创造了最有格调的京味儿生活。

 

▼ 百年交行最早就是从前门起家的

 

 

 

02

更新思维革命!

不要「一刀切」,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MEASURE THE WORLD

 

 

 

然而,纵然经历数百年繁荣,

前门终究躲不过盛极而衰的命运,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王府井、西单、

三里屯等新商圈先后崛起,

分走了北京城的消费客流,

前门不再独领风骚。

 

▼ 王府井是老北京四大商圈之一

 

二是由于前门地区长期疏于管理和保护,

建筑遭受了持续性破坏。

到前门大街改造前,

受文物部门认定的保护建筑只剩下两处,

超过50%的建筑被认定为危房。

 

第三,最致命的是,

作为前门商业主力军的

老字号们正在逐渐凋零。

根据新华社2006年的统计,

在1600家政府认证的「中华老字号」中,

90%面临经营困境,

前门商气的根基也因此动摇。

 

▼ 面对以三里屯为代表的新时尚商圈的冲击,前门必须改造升级

 

2001年,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

前门大街更新改造正式启动。

项目采取统一开发运营的模式:

在半年内集中完成拆迁,

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统一招商方向。

 

尽管如此,从2008年开街以后,

前门大街的商气却持续滑坡,

老字号难以承受高昂租金纷纷退出,

而国际大牌也因为水土不服而陆续退出。

 

▼ 前门大街的Zara也在2018年关店

 

后续虽然又展开了数轮招商,

但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商业主题。

要想恢复昔日的天街盛况道阻且长。

相比冷清的「天街」,

毗邻的大栅栏和鲜鱼口反而人气火爆。

 

与前门大街不同,

这两条街保留了狭窄的胡同肌理,

街道长度都在300米以内,

符合「宁可窄一点,不要宽一点,

宁可短一点,不要长一点」

商业街秘籍。

 

▼ 大栅栏的胡同肌理

 

在业态上,两者都主打美食招牌,

成为老字号小吃新的聚集地,

靠吃喝吸走了前门大街的客流。

从某种意义上,这两条又窄又短的胡同,

继承了前门京味儿的正统衣钵。

 

▼ 大栅栏内部繁华的小巷

 

前门大街后续更新中,

也引入了「吃喝」业态,

只不过不是吸引游客的传统小吃,

而是服务于「本地」的特色餐饮,如宫宴。

 

▼ 前门大街上的宫宴

 

前门大街改造中遇到的挫折,

促使决策者和规划师

反思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

 

他们意识到,

前门是一个「活着」的历史街区,

在它看似凌乱的空间肌理之下,

每条胡同、每个杂院都藏着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

编织成一张牢固而隐秘的社会网络。

 

如果搞一刀切式的大拆大建,

就会破坏这张网中的所有联系,

成为一片没有灵魂的「假古董」。

 

▼ 胡同、院落、居民、故事都是构成前门必不可少的要素

 

基于这种思考,

前门的整体改造思路发生转变,

从「一刀切式」的大拆大建

走向「绣花式」的点状更新

 

在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中提出,

「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

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而刚刚发布的《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2021-2025年)》更是明确提出,

通过打造建筑、居民、文化三者

和谐共存的「共生院」

来推动老城的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

 

▼ 杨梅竹斜街就是共生院模式的典范

 

要实施点状更新,

就必须避免单一主体「主导」的局面出现。

因此,前门后续的改造项目

普遍采取开源工作坊的形式。

 

以前门大街为界,

西有「大栅栏跨界工作室」,

东有「城南计划」。

虽然名字不同,但它们的目标出奇地一致,

那就是汇聚有志于前门改造的各方力量,

包括建筑师、艺术家、NGO团体等,

共同复兴前门京味儿。

 

▼ 西打磨厂共享际

 

由于大家的目的、路径、手法都不相同,

没法实现统一改造。

于是,节点式更新成了唯一可行的模式,

各个团队都选择一条胡同

或一个杂院作为改造对象,

仔细踏勘现状、详细研究历史、

协调居民需求,

进而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更新方案。

 

▼ 西打磨厂的隈研吾工作室

 

以「城南计划」的先行项目西打磨厂为例,

7位国际知名的建筑师

分别操刀一个院落的改造,

造了七个截然不同的建筑空间,

并植入了完全不同的功能。

 

比如,220号院是协和医院旧址,

现在成为了建筑大师隈研吾的工作室;

而210号的瑞华染料坊被改造为「共享际」,

成为以共享居住为主题的长租公寓。

 

▼ 共享际的长租公寓

 

值得一提的是,共享际

同处前门东区的鲜鱼口-优客工场系出同门,

其共享居住的理念也与优客工场的共享办公

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在旧空间中植入创新功能的试验。

 

▼ 鲜鱼口-优客工场

 

这些看似各自为战的尝试,

其实在为前门探寻更多的更新可能。

正是由于更新思维的转变,

让前门变成了中国最活跃的历史街区更新试验场,

各种新奇的城市更新实验,正在这里轮番进行着!

 

▼ 前门大江胡同优客工场

 

 

 

03

多元更新实验!

找回前门京味儿的多元化尝试

 
MEASURE THE WORLD

 

 

 

从2011年大栅栏更新计划启动开始,

前门地区的改造更新项目不断涌现。

从各种角度探索着老城更新的无限可能,

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珍贵案例。

 

 

1. 杨梅竹斜街

设计驱动的胡同文艺复兴

 

杨梅竹斜街

是连接琉璃厂和大栅栏的交通要道,

也是北京老城典型的「商住混合区」

由于其重要性和典型性,

因此成为大栅栏更新计划的首发项目,

被北京市发改委选为

四个探索老城改造新模式的试点项目之一。

 

▼ 改造后的杨梅竹斜街

 

杨梅竹斜街最大的特色

就是文艺和商业的融合

 

若能穿越回民国,

北京文青一定愿意来这里多转转,

因为这里不仅有青云阁、泰丰楼、

世界书局这样的顶流文化潮店,

还极有可能捕捉到「野生」的鲁迅、

沈从文、梁实秋、张恨水等人……

如今虽已物是人非,

但改造后的杨梅竹斜街依然是文青们的最爱。

 

▼ 下图中间就是鲁迅先生经常光顾的青云阁

 

▼ 传说当年的世界书局就在模范书局附近

 

那么,它是如何跨越百年,

找回失却的文艺调性的呢?

 

这一切要从北京国际设计周说起。

从2011年开始,大栅栏更新计划

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展开梦幻联动,

开启了「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

利用胡同和杂院里的废弃空间设置临时展厅,

让设计师们肆意挥洒创意。

 

这种「胡同展览馆」的新奇展陈形式,

受到设计师和观众的广泛欢迎。

于是,在之后的历届北京设计周上,

杨梅竹斜街均独挑大梁,

成为人气最高的展区。

 

▼ 前门已经成为北京设计周最成熟的会场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

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江湖人称大投)意识到,

既然设计师们乐此不疲,

为何不邀请他们为大栅栏更新出力呢?

 

▼ 古建筑被改造成展厅

 

于是,依托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影响力和人脉,

大投启动了「大栅栏领航员计划」,

抛出改造中「最难啃」的问题,

邀请设计师们「揭榜挂帅」,

成为杨梅竹斜街改造的主导者。

 

于是,设计师们深入踏勘胡同的每一个杂院,

细致询问住户的每一个细微需求,

再通过设计语言一一实现。

在他们的辛苦耕耘之下,

一个个充满创意,

却很接地气的改造项目落地生根,

帮助杨梅竹斜街逐渐找回了

失落已久的文艺调性。

 

▼ 网红建筑——扭院儿

 

有的项目旨在改造旧杂院,

营造宜居新空间。

比如「内盒院」项目面对的是

胡同改造中最棘手的「同脊房」,

只要对一户人家的房子动刀,

周边四邻也会受影响。

 

为了尽量减小负外部性,

设计师采用房中房的思路,

用PU复合夹芯板材将门窗、管线、

插座等部分整合其中,

然后用这种装配式部件

在老房子中嵌套了一个新的「盒子」,

既提升了生活品质,又降低了改造成本,

还能避免邻里纠纷,一举三得。

 

▼ 「微胡同」改造项目

 

有的项目发动社区居民,共创胡同新景观。

杂院改造只涉及某些住户,

但胡同景观则与所有居民密切相关。

在设计师的组织下,

杨梅竹斜街的原住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

 

以最具代表性的项目「胡同花草堂」为例,

人们将「种点花花草草」的个人嗜好,

转化为提升社区景观的共同创造。

慢慢地,大家都习惯了

把自家精心打理的绿植拿出来晒晒,

与往来的邻居和游人共赏。

 

▼ 在杨梅竹斜街,各家门前的花草都被精心打理

 

还有的项目依托历史建筑,填充文创新业态。

在杨梅竹斜街,

招商问题并非运营方「大投」说了算,

设计师的意见也举足轻重。

 

比如大栅栏文保区的规划顾问梁井宇就认为,

「杨梅竹斜街并没有想专门引入文创人群,

但他们对这个社区也有好处,

他们会让社区居民看到

原来一个不起眼的空间可以改造得这样美好;

他们以及吸引来的客人也素质较高,

不太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

 

▼ 铃木食堂是必去的打卡地点

 

就这样,规划设计理念指引招商方向,

让杨梅竹斜街上充斥着铃木食堂、

模范书局、Soloist Coffee等文创业态,

在时隔百年后重新成为了北京文青的最爱。

 

 

 

2. 前门三里河

重现北京城的水乡生活场景

 

如果说杨梅竹斜街让文青们穿越回了民国,

那前门三里河穿越的时点

就是「双飞白鸟似江南」的水乡年代。

能让「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

文征明联想到家乡,

足见在明朝的北京城里,

小桥流水是最常见的景致。

 

▼ 三里河让人穿越回明朝水乡

 

那时的北京不仅不缺水,

甚至经常闹水灾,而前门正是重灾区之一,

「家家存水,墙倒屋塌」的情况经常出现。

为了泄洪减灾,朝廷在正统年间

开挖前门三里河作为泄洪道。

 

此后,随着外城的营造,

大量人口在三里河畔聚居,

形成了长巷胡同一带独特的斜街走向。

紧接着,稠密的人口

进一步激发了前门的商业活力。

这么看来,三里河

是前门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 长巷胡同原本就是临水而居的状态

 

但自清末水系干涸之后,

前门三里河就在历史中消失了。

这在水源丰沛的年代可能无人在意,

但在如今水系凋零的北京城里,

恢复三里河就成为了重塑前门文脉,

恢复区域活力的重要工程。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明确提出——「推动历史水系恢复,

加强滨水空间建设,营造‘六海映日月、

八水绕京华’的水系格局」。

 

▼ 正因为稀缺,所以古三里河对本地居民而言尤其珍贵

 

于是,东城区在2016年启动了

前门三里河景观改造工程,

恢复古河道600米,贯通9条胡同。

 

作为前门东区整体提升的核心工程之一,

三里河并非单纯的景观改造,

而是要打造「充满南城记忆,

穿过街巷宅院的生态古河道」,

重现北京城的水乡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前门三里河在改造中突出了三点:

 

▼ 三里河重现北京城的水乡风貌

 

一是以古法营造令人向往的水乡场景。

在河岸整治上采用传统的片石干垒做法,

收集周边拆迁遗留的

古旧青砖、石料、木料等,

还原古意的滨水景观。

 

在植被方面,围绕香椿、国槐、榆树、

旱柳等38棵古树作为景观核心,

采用北京土生土长的植被种类,

打造文化特色突出的植物群落,

比如其中大片的芦苇,

正暗合了「芦草园」这个地名。

 

▼ 古三里河的其中一段,以古树为核心种植了大片芦苇

 

二是用水系串联一条历史文化游线。

三里河一代是前门最早的会馆集中区,

颜料会馆、江西新建会馆、福建汀州会馆、

安徽泾县会馆都建于明朝。

 

因此,在实施景观改造的同时,

也对沿途的会馆建筑进行了腾退和修缮,

植入高端会议、生活博物馆等全新功能,

并通过水系将这些文化节点一一串联,

形成一条展示水乡生活和会馆文化的

历史游线

 

▼ 用会馆建筑改造的展陈空间

 

三是植入第三空间,

塑造激发交往的社区核心。

在三里河,随处可寻的凉亭和长廊,

已经成了周边胡同居民日常纳凉聊天的地方;

精心设计的河道景观引来了游客、摄影师,

甚至主播前来打卡;

而茶鱼、春风习习图书馆等文化业态的植入,

也给了文青们来闲逛的理由。

 

▼ 三里河畔的春风习习图书馆

 

也许这就是三里河改造的终极目标

——吸引各式各样的人来到三里河,

形成一个社区交往核心,让胡同焕发新生。

 

▼ 点缀在植被中的第三空间,激发社区活力

 

 

3. 北京坊

新时代的京味儿生活实验室

 

杨梅竹斜街和三里河

都在恢复曾经的生活场景。

而2017年开街的北京坊

则是一座正在探索的「生活实验室」:

 

全国最大星巴克甄选旗舰店、

全球第二家无印良品酒店、

中国首家曼联体验中心、

24小时营业的Pageone书店……

每一个落户北京坊的品牌,

都在这里进行最前沿的生活实验。

 

▼ 北京坊

 

▼ Pageone书店

 

在北京坊所在的

廊坊头条做生活实验再合适不过。

1905年,

清政府在这里设立了中国第二座劝业场,

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逛商场。

 

建筑上,

劝业场采用海归建筑师沈理源的设计方案,

以三层回廊围绕中央大厅,

搭配巨大的玻璃天窗和华美的巴洛克装饰,

帮中国人启蒙了现代化购物中心的模样。

 

▼ 曾经的北京劝业场被修复如初

 

业态上,劝业场采取了一层一主题的布局,

一层是国货汇聚的百货区,

二层是文化人最爱的文玩艺术区;

三层有乒乓球社和弹球馆等新潮娱乐业态,

四层则是魔术、杂技、相声、

评书一应俱全的「新罗天」剧场,

堪比现在的顶层影院。

 

在这里,北京人头一回体验到了

「逛商场」的乐趣,人人都

「殷勤默数星期日,准备消闲劝业场」。

 

▼ 以劝业场为中心的建筑群改造

 

如今的北京坊正是劝业场的「精神续作」,

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招商选择,

无不锐意创新。在空间设计上,

北京坊按照吴良镛大师「和而不同」的理念,

构建了一个调性统一、却丰富多变的

「大师建筑群」。

 

▼ 北京坊「和而不同」的院落空间

 

在统一民国风的前提下,

朱小地、崔愷等七位建筑大师尽情发挥才华,

向人们呈现出他们心中的民国气质。

因此,北京坊成为了一个风格多变,

细节拉满的户外建筑博物馆,

每一个建筑立面、每一处艺术装置,

都有可能充满惊喜。

 

▼ 各种风格的建筑在同一个街区中相互融合

 

在动线设计上,北京坊保留了胡同肌理,

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建筑密度,

每栋楼都达到3-4层,与劝业场保持等高。

 

为了充分利用立体化的空间,

设计师一方面在顶楼设置了大量

观景台和外摆空间,不仅能用餐和漫游,

还能从各个视角俯瞰北京坊乃至整个前门。

 

更重要的是,

建筑之间通过空中连廊四通八达,

仿佛多出了好几条空中胡同

让整个街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 立体化的胡同肌理

 

而在招商方面,北京坊引入的所有业态,

几乎都是北京、全国,甚至世界首店,

也就是说都是未经市场验证的实验性业态。

比如星巴克旗舰店就抓住年轻人

「沉迷茶饮」的生活习惯,

探索饮料搭配的新可能。

 

▼ 北京坊的星巴克旗舰店

 

星巴克旗舰店

除了一层甄选店是各种传统咖啡外,

二层茶瓦纳专区已经突破了咖啡的界限,

提供各种手工调制的时尚茶饮;

 

▼ 二层茶瓦纳专区的各种新奇茶饮

 

而三层的特调学派,

瞄准的则是形成风口的酒精类饮品,

目前是北京唯一的酒类特调饮品专区。

 

▼ 三层酒精类饮品区

 

除此以外,其他入住的商家

也在自己的领域做着各种前沿生活实验。

 

无印良品酒店将日用品设计能力

转化为了酒店服务场景;

Keepland旗舰店试图走出线上运动的

舒适区,尝试构建线下运动圈子;

而Pageone则在保留其英文书和设计书

这两大引流利器的前提下,

尝试做一个24小时的复合型文化空间。

 

▼ 无印良品酒店,更像一座生活博物馆

 

 

 

04

小结

 
MEASURE THE WORLD

 

 

 

这些城市更新实验,虽然难免挫折与质疑,

却也为前门的进一步改造增添了经验和信心。

 

 

2021年,

大栅栏观音寺片区的改造正式启动,

致力于打造第二条杨梅竹斜街,

并将共生院模式升级为「共生街区」。

相信不久之后,在前门这个城市更新试验场,

将产生令人惊艳的全新产品!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丈量城市(ID:Measure-the-World)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3.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4.本站转载文章仅作行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cccrea_service@shopmall.org.cn),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文章
  • 上海中海环宇城MAX解题思路

    上海中海环宇城MAX解题思路

  • 城市更新中的当代表达:文创赋能

    城市更新中的当代表达:文创赋能

  • 「重塑」上海莘庄维璟印象城

    「重塑」上海莘庄维璟印象城

  • 看城市更新生意和城市的“诗与远方”

    看城市更新生意和城市的“诗与远方”